作者  Leika (裁作短歌行)

 

金馬獎在歡呼與爭議中落幕了;很多人都不禁問:為什麼要讓中港電影來拿台灣的獎?
以下是認真文

■金馬獎並不限於國籍,而限語言類型-華語片,所以不該從台灣納稅人的稅金該不該給
外國人這點去著眼。Ex.美國奧斯卡獎,也會頒給英國片,但不頒給法語片,法語片會歸
類為外語片。而從來沒有美國人會對奧斯卡獎說:我們應該跟英國人討回獎金什麼的。

■如果你要設限國籍,那就像法國凱薩獎那樣了──如此一來,就是單純的國片影展,更
沒有設置外來片的必要了,不是嗎?但如此就電影商業性與藝術性,格局都將變小~

■今天何以威尼斯、坎城、柏林的格局最高?因為他完全不限制語種

■然而,金馬獎明為國際華語片影展,卻不強調國際性、只強調泛華語片,乃生存考量。
金馬獎有個盲點、也是優點:所謂華語片的模糊性,對台灣電影發展而言是雙面刃。(故
有本土派疾呼,國家不應贊助金馬以免誤解;但現階段不贊助,本土影業卻會夭折)

■意即:金馬獎打這種迷糊仗,撇開某些資深影人過去48年以來的中國原鄉情懷不談;
台灣繼續堅持華語片市場道路,雖有弊(政治)但也有利(商業與藝術的競合)。

■例:若把中華人民共和國&其香港行政特區、乃至新加坡的華語片都拿進來比較的話,
那麼實際上華語片的華語市場票房霸主、也是上屆金馬獎強片候選者之一,是2010年12月
(因為歲末片比47屆金馬獎晚,所以會算在48屆參展)出品的《讓子彈飛》:單片票房30億
台幣......等於該年全台灣所有國片票房總和x2......而且這還是《賽德克》在的時候!

■並不是要強調姜文他們有多行、或中國市場有多大;以台灣角度出發,這意味著,金馬
也可因此打開影響力、名聲乃至贊助(→中國天涯、香港高登都開始討論金馬)
Ex.反證:如果參展僅設限本國片、獎金也只給ROC國民,那麼劉德華(票房明星-商業面
代表)、葉德嫻(威尼斯影后-藝術面代表)就沒法在座,這會是極大損失;當然相對的,
國片面對的挑戰也大──但也可受刺激而成長。

■然而,我們都知道,台灣、中國,實際上就是對立國家,所以一概而論有其風險
(所以上屆秦海璐「電影不必分國界」之發言,實乃意有所指、語重心長...)既然票房
比較上,台港中是分開計算的,而競賽上卻又因同為華語而混為一談,這值得深思。

■台灣產量約50片/年,而中國超過500片/年(雖然偽匪的宣傳片居多),遑論質量皆佳、
每年100+部的港片挑戰...換言之,其實金馬獎雖然沒有設限國籍,但入圍比例上,你還
是可以看到保護國片策略的──看完下列數據後,相信本土派應能釋懷:

■最佳影片入圍VS實際影片年產量── 台:港:中=1:1:3  VS  台:港:中=1:2:10
  (上屆與本屆都是這個比例!其實都喬好在先了的...台灣是有保障名額的...)

■另外,還有常被熱議的語族認同話題,在此該從電影而非政治角度釐清:《賽德克》
原住民語,真的不像台語、國語、粵語、京片子、四川話一樣,同屬廣義的華語(廣義
漢人的各系語言)......但他在國際上還是會被歸類為華語片──因為不被主權國家所用
的"古語&方言"在國際影展競賽時,都會被歸類到"製片國"的語類中...Ex.和《賽德克》
處境相仿的史詩片《受難記》(古阿拉姆語&拉丁語)、《阿波卡獵逃》(馬雅語)等,也是
一句英語都沒有,但他們並沒有被歸類到外語片,就是顯例。

小結:姑不論曲直...現階段,一方面包容中港的電影參展;另方面維持大家都知道,只
      有原PO不知道的提名保障(甚至中港台獎項分配,可能都有所妥協後分配之),不論
      就商業資源取得、還是藝術發展動力而言,這是利大於弊的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專業八卦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rk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