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_2773

內容簡介

一九九五年五月十日,四支聖母峰遠征隊出發攻頂,一陣悄悄降臨的大風雪,讓十九個來不及下山的隊員暴露在八千多公尺的高處度過漫漫長夜,酷寒奪走了九個人的生命;幾乎同一時間,另一登山路線也折損了三個人。這是聖母峰登山史上最嚴重的災難。

《阿拉斯加之死》作者強.克拉考身在其中,登頂後僥倖逃過一劫,他以親身經歷,以及事後大量訪談,全景式地重現了災難的過程,生動描繪人在極限狀態的驚悚處境,以及大自然反撲的殘酷景象,而成此戶外報導經典之作。

■作者簡介

強.克拉考 (Jon Krakauer)
美國《戶外》雜誌特約撰述,並供稿《史密松尼》、《國家地理》、《花花公子》、《滾石》、《建築文摘》等雜誌。他以《阿拉斯加之死》一書廣獲好評,而本書更為他贏得全球性的讚譽,名列暢銷書排行榜經年。他現在和妻子住在西雅圖。

 

節錄:

下午六點二十分,柯特連絡霍爾,告訴他妻子簡‧阿諾德從基督城打衛星電話來
,等著接上線路。羅勃說:「等我一分鐘。我嘴巴乾乾的。我想吃點雪再跟她說話
。」過了一會他回到線路上,用緩慢及扭曲的可怕的嗓音沙沙說道:「嗨,甜心。
但願你是舒舒服服在床上蓋得暖暖的。妳近況好嗎?」
  阿諾德答道:「我說不出有多麼想你!聽來你比我預料得好多了……你暖不暖,
親親?」
  「就眼前的高度和環境來說,我算舒服的。」霍爾盡量不嚇著她。
  「你的腳怎麼樣了?」
  「我沒脫下靴子來檢查,但我想我有凍瘡……」
  阿諾德說:「你回來以後我一定讓你完全好轉。我只知道你會得救。不要自覺孤
單。我正把我所有的積極能源往你那邊送!」
  結束通話之前,霍爾告訴妻子:「我愛你。好好睡,甜心。請不要太擔憂。」
  這是人間最後一次聽見他說話。十二天後發現霍爾向右側躺在一個淺冰窪裡,上
身埋在雪堆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—第十七章

心得:

學長以前跟我提過,爬聖母峰至少需要$200萬
書中一開始就提到:聖母峰是有錢人在爬的!

一般總覺得爬山是很平民的活動,

因為能不能爬上山是不分貴賤的,

只端賴你的腿夠不夠力,肩膀夠不夠硬

而會去爬大山的人多半不那麼物慾,

遊走在山林之間,多少帶點性情中人的意味。

但聖母峰並不歡迎窮人,應該說尼泊爾政府為了降低人群登聖母峰帶來的環境衝擊

所以把登山許可証的費用拉得很高:七人以下的登山隊收費7萬美金(210萬台幣),每加一名成員再加一萬美金(30萬台幣)。

因此登聖母峰的成員多半是醫生、律師等收入較豐的白領,否則就得要存好多年的錢、或接受機關單位贊助。

雖然不少有錢人熱愛登山,但他們的登山技巧卻不見得可應付爬聖母峰這種死亡遊戲,所以由高山上的雪巴人擔任嚮導的商業工作應運而生;

而一些著名的登山家因為體力日漸老去,無法終生都在追求自我超越,因此轉行成專業的高山嚮導成了他們的第二春。(比如書中冒險顧問遠征隊 羅柏霍爾領隊)

早年登聖母峰被視為一項挑戰與榮耀,如今卻變成高價商業旅行團的行程之一(商業團其中客戶[Sandy Pittman]非常誇張,在那樣的高山上帶著手提電視、錄放影機、還請人快遞最新一期的『浮華世界』雜誌到基地營……)。

這本書的心跳節奏,和準備登聖母峰的過程差不多。

在踏上超越人類生存極限8000公尺高的峰頂之前,

為了讓身體紅血球增多以適應稀薄空氣,降低高山症發作

你必須要先在高山上完成長達一個月的水土適應訓練,過程冗長、沉悶,

透過作者描述,我們才多認識這些將死、未死的隊員嚮導們。

 

另外從本書中,也剖析1996這場山難的原因,

行程的延遲、隊伍間的衝突、登頂塞車、體力問題……

是一份很好的山難教材,值得討論與研究。

說到山難,常有人批評為什麼這麼危險,人還是要登山? (為什麼不問每天都有交通事故,為什麼要開車呢……難道要廢寢忘食都不出門嗎?)

名登山家馬格里說過「因為山就在那裡。」,真是再貼切不過了

每個人心中都有冒險犯難的基因,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生存下來

如果不冒險,人生很多事就找不到答案了。

這就是登山者淬鍊人生的方式: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登山、山難、巔峰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rk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